关于做好萧山区 2024 年学校档案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园、单位): 为推动全区学校档案工作继续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现将做好 2024 年学校档案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档案室单位创建 1.符合申报条件且计划在 2024 年创建省档案室单位的,请 填写好《萧山区教育系统 2024 年创建省档案室申报表》(附件 1) 和《萧山区教育系统 2024 年创建省档案室申报计划汇总表》(附 件 2),于 4 月 25 日前将电子稿报送给各档案工作协作组。由各 协作组推荐本年度省档案室创建单位名单,原则上各协作组推荐 创建省优秀档案室的不超过 1 所,省良好档案室不超过 2 所,并 于 4 月 30 日前将申报表和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鲁丹同志(浙政 钉、钉钉同号:13606708873)。 2.直属学校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已取得市级档案 工作目标管理单位且近两年年检有一次优秀等级的,可申报“省 级优秀档案室”。其他学校(园、单位)最高可参加“省级良好 档案室”的评价。原则上学校(园、单位)启用五年内不得参加 “省级良好档案室”及以上等级的
2022年教育科研
发布:dczxyey  2023年06月28日  点击:9  

2022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2022,我园紧紧围绕区教研工作总体思路,深入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紧扣“课题、课程、游戏”三大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与实践,持续提升教研实效,助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课题“研究力”,以科研带动课改

“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始终是教研工作永恒的主题,以科研带动,提升课改效度,是我们始终秉承的理念。

1. 过程管理,研究有深度。

本学期,1篇省级课题,1篇市级小课题,5篇区级非学科课题,4篇区级学科课题将进入收官阶段,我们邀请专家,组织“课题实施研讨活动”,各课题小组进行开题论证、阶段实施、中期小结,发动全园智慧推动课题的有效实施,具体如下:

◆论证课题——启研。9月参加区级开题论证会,课题成员在听取课题操作方案后,轮流发言论证研究可操作性,进行“初级论证”,而后参与区科研专家的现场式论证课题,实现更高思维层次的学习。这样,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科研,有效提高课题研究团队的科研能力。                     

◆定期检测——互研,11月 、12月,召开课题负责人“中期监测会”,由“课题组”成员轮流主持,通过互相研讨,启迪团队的智慧切磋。如果某些课题成员经导师指导后,没有真正领悟要诀的,就让科研骨干以其优秀课题实施经验为示范指导同伴修改。  

◆阶段归档——督研。利用档案袋收集研究资料,指导课题组成员整理档案袋、收集素材、撰写阶段性成果“论文”,来促进自我科研能力的提升。

2. 研训一体,研究有效度。

真教研才能真正推动课题的发展。科研与教研融合中的课题,要自下而上,由困惑凝聚成问题,由问题升华为课题: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课题带动研修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二、深化“课程改革”,研修常态化

1.“变”:课程理念的转变。

本阶段的重点是重点关注孩子整体发展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架构《创享纸艺》大课程,从特色项目走向课程整体设计,回归美术育人的价值追求。让美育功能在课程变革中生发新育人观,立足“亲历中创造,沉浸中悦享,建构中生长”核心理念,开展运作变革、环境变革、内容变革、范式变革、评价变革“五维变革”,创建纸艺课程新样态。让儿童在与纸亲密接触中,建构全面的生长经验,实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达到以纸育人的美好样态。

2.“调”:课程文化的重构。

课程组以园长为领导,在新一轮幼儿园发展规划中,对文化阐释解读,导引创美课程贯彻实践,并作为一段时间内全体教师的共同纲领,引领成长。以长远性思维规划课程中的可期发展目标,带着面向儿童发展的思维引领目前的实践方向。下一阶段,我们结合“创美”课程体系的文化内涵,从小美育到大美育,对课程目标、内容、评价进行优化调整,使课程与理念更加匹配。

三、加强“运动观察”,研修精准化

我们采用“观察注意——归类识别——支持干预”的研修实施步骤,对幼儿在运动中的行为、言语等进行观察记录,依据《运动的评价核检表》判断、分析幼儿的综合发展水平,并作出适宜的支持干预决策,循环跟进,不断调整我园的户外体能大循环。

   

1. 第一步:观察注意。

◆预先选定。运动前教师可以根据前期运动情况确定某一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如:在运动中参与性不强;运动能力需要提升的幼儿,希望通过观察评价帮助他提升运动水平和能力。也可以确定一个运动区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了解参与该运动的几个幼儿的整体发展情况。

◆扫描聚焦。教师也可以不事先确定观察对象,而是在运动开始时先对所有幼儿进行一次快速的扫描观察,根据幼儿的现场情况,敏锐地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运动片段,然后快速锁定观察对象,对其进行有目的地持续观察。

◆选观察表。我们设计了《运动评价表》、《运动个案》、《运动手册》三种类型的评价表单,支持教师从不同的侧重点,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运动观察评价。教师以文字记录为主,照片拍摄、语音录制或视频录播等多种评价方式为辅,观察孩子在运动中的行为表现,捕捉相关信息,清晰、全面地记录下幼儿在运动中的点点滴滴,力求客观真实,反映最真实的幼儿状态,有助于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2. 第二步:归类识别。

◆把握评价内容。基于运动的发展阶段、内容生成、材料投放、幼儿能力等因素,筛选提取有价值的评价内容要点,对最显著的一项或者几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以在运动游戏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评价内容。

◆匹配等级指标。教师在《运动的评价核检表》中找到与评价内容相对应的项目,仔细对照指标中4个发展水平的文字描述,分析判断在运动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与哪一个水平等级的指标更为匹配,根据匹配度最高的一项来确定幼儿在该评价内容的发展水平等级。

3. 第三步:支持干预。

◆问题导引。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的提问与幼儿进行高质量交流互动。如连环提问层层推进:“为什么挑战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可以怎么调整?”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回顾梳理运动中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式提问”:“可以用什么动作穿越绳网?”“你能想出哪些不一样的跳跃方法?”“可以借助哪些材料帮助我们移动?”引导幼儿从多个途径去思考,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运动乐趣。

◆器械投放。基于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择、配备、投放器械材料,同时根据幼儿的运动需求及时跟进,在器械材料的数量上进行增加、补充、删除、减少,体现材料投放的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和层次性,使材料与游戏目标和幼儿运动水平相匹配。

四、取得三大成果,做有品牌的教科研

落实落细,积微成著。一学期来,教科研也取得了微薄成绩。

1. 科研亮色,彰显品牌。

随着教研引领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改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每个层次的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快速聚焦问题,确立自己的研究的方向,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研究的良好科研氛围形成具有园本化特色的课题群(见表)。

戴村幼儿园教科研成果(区级以上)统计表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

立项

省级

 

 

 

 

规划课题1(篇)

市级

 

 

基教1(篇)

基教1(篇)

小课题1(篇)

区级

学科3(篇)

非学科1(篇)

学科3(篇)

非学科4(篇)

学科4(篇)

非学科4(篇)

学科5(篇)

非学科6(篇)学科6(篇)

获奖

一等

 

 

 

4(篇)

3(篇)

二等

1(篇)

1(篇)

3(篇)

3(篇)

2(篇)

三等

1(篇)

1(篇)

 

2(篇)

4(篇)

其中市级1篇

2. 业务本色,提质增效。

以案例撰写、展示交流为手段,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主题审议方面达到新的领悟水平。一线教师从教研中取得了大量的观察实践案例,形成智慧的结晶,刷新论文获奖层次,谢金萍、曹彬彬所撰写的论文获得浙江省教学论文二等奖。

戴村幼儿园论文成果(区级以上)统计表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

省级

二等

 

 

 

 

1(篇)

市级

一等

 

 

1(篇)

1(篇)

 

二等

 

 

2(篇)

1(篇)

 

三等

 

 

1(篇)

2(篇)

1(篇)

区级

一等

 

3(篇)

1(篇)

2(篇)

 

二等

 

3(篇)

1(篇)

2(篇)

2(篇)

三等

3(篇)

3(篇)

1(篇)

4(篇)

2(篇)

3. 个人特色,提升素养。

通过双线互动的“课例研磨”,从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对研究课的设计、实施与观察、反思与改进,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均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专业成长前,提升了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品牌效应。

经验分享:曹彬彬园长领衔的骨干团队在萧山区新教师培训班承担汇报展示活动,并在萧山区运动课题组、科研培训班中均有教学展示、汇报交流;叶玲玲老师的《活力1小时:幼儿园运动环节的优化与实践》在萧山区幼儿园“HUI玩”课程第三期成果中展示。

课例展示:丁薇娜老师的大班美术活动《百变花瓶》在萧山区美术研讨活动中展示交流;叶玲玲老师的大班美术活动《你好,外星人》、董淑蓥老师的大班美术活动《百变裤子》在南片美术研讨活动中展示交流。

从理想到现实,一育到多育,被动到主动,普及到提高,我园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助力教师倾力拥抱教育的精彩和浪漫。